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活动 >> 正文

学生活动

福大建院“寻味俞邦古韵情,绘景乡村今朝兴”实践队赴三明市沙县俞邦村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1-25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发展的殷切期望,深刻感悟人民领袖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的为民情怀,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切身感受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寻味俞邦古韵情,绘景乡村今朝兴”实践队追寻领袖足迹,赴三明市沙县俞邦村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俞邦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北部,是一个传统文化和节庆民俗丰富多彩的村庄,同时因习近平总书记的来访而备受瞩目。俞邦村以‘沙县小吃第一村’为品牌,是追寻领袖足迹,探寻小吃文化的重要基地。实践队走进乡村,结合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特色,开展小吃风俗文化体验、村庄生态和景观调研、写福送福迎春节主题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专业力量。

恰逢年关将至,实践队一行来到俞邦村,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习近平总书记在俞邦村考察时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要抓住机遇、开阔眼界,适应市场需求,继续探索创新,在创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领风骚。

实践队踏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过的道路,从沙县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到“寻根追味”小吃街,每一步都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深沉的关怀与期望。

俞邦村的小吃种类繁多,每一种都独具特色。实践队走进小吃民俗文化馆,通过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了解到沙县小吃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融合了当地百姓的智慧与生活习俗,才形成如今的规模。

随着实践活动的推进,在当地师傅的指导下,实践队参与了沙县特色小吃的学习与制作体验。亲手制作和品尝体验了包制扁肉、蒸煮芋饺、炊甜烧麦。

从食材的精心挑选,到食材的精细加工,再到调味时对各种调料比例的精准把控,最后到烹饪时对火候与时间的巧妙掌握,每一个环节,实践队员们都深刻体会到 “匠心” 二字的含义。实践队员深刻感悟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则都关乎到最终成品的口感与品质,正是这些对细节的执着追求,才成就了沙县小吃独特的风味。

中华福文化源远流长,福字代表着平安、幸福和吉祥。“写福送福” 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实践队队员进行了“写福字、送福字”活动,让村民们感受到新年的祝福与关心,也为俞邦村增添了喜庆的春节气息,丰富了文化底蕴。

实践队队员们准备好笔墨纸张,蘸好笔墨、凝神聚气,在红彤彤的纸上挽袖提笔,挥毫泼墨。大家发挥所长,迸发灵感,写下一个个饱含蛇年特色及祝福的“福 ”字。俞邦村的居民们纷纷围在一旁,欣赏着大家的佳作,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和祝福。这些福字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份份真挚的新春祝福,为居民带来了欢乐和温暖。

实践队队员将这些精心准备的福字送到居民手中,并送上新春祝福,他们的脸上都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俞邦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的典型村落,其生态景观建设成果显著,成为探究乡村生态发展路径的重要样本。

实践队循着俞邦村主次道路与乡间小径,全方位勘查自然与农业景观。俞邦村自然禀赋优越,青山环绕,森林覆盖率高,山林植被种类丰富,形成天然绿色屏障与优美天际线。

俞邦村生态景观建设成果斐然,但可持续发展之路仍需砥砺前行。通过精准施策、科技引领与文化赋能,有望实现生态景观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福建省乃至全国乡村生态发展提供示范样板,引领乡村迈向绿色繁荣新征程。

在本次活动中,实践队员们深切领略了沙县小吃的文化魅力与乡村独有的生态价值,同时体验和传播了春节传统文化。建院学子以青春和智慧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未来,实践队将在传承文化、助力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续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