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婷婷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邮箱:fjolive@fzu.edu.cn;fjolive@qq.com
地址:福州市学园路2号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2#206福建地域建筑研究中心
任职: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24.12-2026.12)
福建地域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
福州大学校本科教学督导组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副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委员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委会委员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女风景园林师分会委员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洪婷婷,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研究中心(IUR)研究员,长期以来致力于城乡韧性研究,尤其是城市风涝灾害、城市韧性及防灾减灾。擅长应用数学和量化技术的方法,创新性地进行城市热岛、台风和洪涝灾害形成机理的研究,从而为城市韧性提出响应的解决方案,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闽江科学传播学者、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任职以来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要参与人1项,省厅级课题5项,横向课题40余项,国家级一流课程主讲1门,主持省级一流课2门,教改课题7项,主编省级地方标准2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指导本科生参加竞赛及发表论文30余项,曾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奖等教学类奖励30余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研究方向】韧性城乡:包含韧性城市、应急避险、低碳城市、城乡地域文化
【纵向科研】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灾变流机理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智能适应性防灾规划研究,2026/01-2029/12(在研,主持 );
[2]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福建研究院2021咨询研究项目,福建省特色村镇潜力评估与人居环境更新技术集成研究,2021-2023(结题,主持);
[3] 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8-2020(结题,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量化技术的闽浙粤城市被动式防灾绿地规划设计研究,2015/03-2018/03(结题,主持);
[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田园社区城郊型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2015-2018(结题,排名第三);
[6]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基于量化技术的三明市被动式防灾绿地规划设计研究,2015-2017(结题,主持);
[7] 福建省建设厅项目,福建省城市绿地应急避难场所技术规范,2014-2016(结题,主持);
[8] 福州大学人才引进基金,基于SEM的城市绿地应急避难机能研究,2014-2016(结题,主持)。
【教学研究课题】
[1]乡村振兴战略下人居环境学科研究生创新实践体系的构建与改革,福州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21-2023(主持,结题);
[2]跨学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团队,福州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2020-2022(主持,结题);
[3] 福建省新工科创新拔尖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研究,福建省教育厅,省级重点教改项目,2023-2025(第二,在研);
[4]通专融合:建筑类专业区域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福建省教育厅,省级教改项目,2023-2025(第五,在研);
[5]福建省一流本科课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福建省教育厅,省级,2023.11(主持,在研);
[6]福建省一流本科课程《园林植物认识与应用》,福建省教育厅,省级,2021.12(主持,在研)。
【主要研究成果——地方标准】
[1]主编福建省地方标准1项:洪婷婷,魏茂胜,朱祎珍,林志森等.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标准DBJ/T13-273-2017[M].2017.
[2]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1项:曾志攀,张国珍,叶代英,洪婷婷等. 福建省应急建筑安全技术标准DBJ/T13-357-2021[M].2021.
【主要研究成果——期刊论文】(2020-2025年)
[1] 郑媛, 梁枫, 洪婷婷*, 林志森. 基于遗传算法的滨海乡村街巷空间气候适应性营建策略:以福州滨海平原地区为例[J]. 世界建筑, 2025, (05): 20-26.
[2] Hong T, Huang X, Lv Q, et al. Thermal Mitigation in Coastal Cities: Marine and Urban Morphology Effects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Xiamen[J]. Buildings, 2025, 15(7): 1170.
[3] Ouyang L Y,Guo H,Song X J,Hong T T*."Spatial Impact Dynamics of the “Mountain—City—Sea” Pattern on the Urban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Adaptive Zoning Regulation." Sustainability 17.10 (2025): 4459.
[4] Zheng Y, Liang F, Zhu B, Tingting Hong al. Key factors in coastal village’s street planning for marine climate adaptation[J]. Scientific Reports, 2025, 15(1): 61.
[5] Li T, Huang X, Guo H, Tingting Hong. Contribution and Marginal Effects of Landscape Patterns on Thermal Environment: A Study Based on the BRT Model[J]. Buildings, 2024, 14(8): 2388.
[6] Tingting Hong, Xiaohui Huang, Guangjian Chen, Yiwei Yang, Lijia Chen*. Exploring the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Urban Heat Island under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ry: A Case Study of Fuzhou City[J].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2023.
[7] Tingting Hong, Xiaohui Huang, Xiang Zhang*, Xipeng Deng. Correlation modelling betwee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urban carbon emissions using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A case study[J].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2023(132)
[8] 洪婷婷,黄晓辉,邓西鹏,等.基于MSPA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与热环境关系研究: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J].中国园林, 2023,39(10):97-103
[9] 洪婷婷,黄晓辉. 闽西北县域尺度蓝绿空间碳汇生态产品量化分析及空间格局研究[C]. //中国第六届数字景观国际论坛论文集. 2023:62-69.
[10] 洪婷婷,赖志朋,黄晓辉,郑媛*.基于聚类分析的传统村落集群识别及保护途径——以漳州市为例[J].风景园林,2023(09):121-128.
[11] 张宏磊, 赵庆, 翟诗雨, 窦文康, 洪婷婷. 我国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会,2023,(07):34-39.
[12] 翟诗雨,赵庆,刘恒丹青,张宏磊,窦文康,洪婷婷. 旅游开发视角下的农村乡村性感知测度研究——以福建典型古村落为例[J].海峡科学,2023,(07):122-128.
[13] 谢珺,巫京蔚,赖志朋,洪婷婷*.厦门省级传统村落形态特征与村落要素研究.建筑与文化.2022(01):261-263.
[14] 巫京蔚,洪婷婷*.基于图式语言的小城镇布局形态解析——以福建省清流县核心城区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08):93-94.
[15] 张睿,黄睿钰,郑捷,洪婷婷*.镜像异质空间与环境触媒因子关联性探究——以厦门市隘头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22(05):70-75.
[16] 林志森,杨为彬,洪婷婷*.论明代福建平海卫防区海防体系的层级特征.福州大学学报,2020.
[17] 刘梦馨,张钰,陈璟璇,谭舒月,洪婷婷*.基于弹性理念的村落微气候差异性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0(10):95-97.
【获奖荣誉】(2019-2025年)
[1]2025年8月获得第八批“闽江科学传播学者”
[2]2022年9月获得福州大学第十一届杰出青年教师励志奖;
[3]2021年10月获得建筑学院教学之星称号;
[4]2021年7月获得“全国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5]2021年4月获得“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教学学术创新奖;
[6]2021年4月获得“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7]2020年12月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
[8]2020年12月获得“第十八届亚洲设计学年奖”最佳指导教师奖;
[9]2020年10月获得“十一届园冶杯课程设计”最佳指导教师奖;
[10]2020年7月获得福州大学第十四届教学名师;
[11]2020年7月获得福州大学“三个好”之党员好故事;
[12]2020年6月获得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13]2020年5月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公益表彰;
[14]2020年5月获得福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15]2020年3月获得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
[16]2019年11月获得福建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17]2019年11月获得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学能手;
[18]2019年6月获得福建省“向上向善 青马之光”向上向善育人工程基金项目奖教金;
[19]2019年7月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
【横向课题】 (2020-2025年)
[1]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嘉越路及生活区三区大门交通改造工程设计,2025年
[2]城乡滨水廊道韧性设计及多灾协同防治技术研究项目,2025年
[3]宁德坦洋溪生态治理及环境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2025年
[4]安溪祥华昱达新茶饮产业生产基地(一期)建设项目,2024年
[5]厦门同安龙窑文创园(一期)项目设计,2024年
[6]松溪县环万前、梅口绿色旅游步道景观提升工程项目设计,2024年
[7]松溪县应急内涝整治项目(一期)全过程工程咨询,2024年
[8]厚美综合集市建设工程,2024年
[9]涵江区江口镇李厝村村庄规划编制项目,2023年
[10]香山街道吕塘社区村庄规划(2018-2035)修编,2023年
[11]福州大学三种精神雕塑广场景观工程设计,2023年
[12]龙津镇供坊村村庄规划编制项目,2022年
[13]《福建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设计标准》修编项目,2022年
[14]三明市清流县清流县拔口田园文旅综合体16、37号楼修缮重建项目,2022年
[15]三明市清流县清流县里田乡人民政府里田乡卢水村、深渡村、廖坊村三个村村庄规划编制项目,2022年
[16]厦门市东园社区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工程,2022年
[17]三明市清流县龙津镇横溪村和严坊村村庄规划编制项目,2022年
[18]清流县拔口田园文旅综合体旅游总体规划,2022年
[19]新店、祥吴社区乡村规划编制,2022年
[20]清流县龙津镇拔里、俞坊村、基头村、暖水村四个村村庄规划,2021年
[21]福州大学怡山校区科技园与至诚校园二道门及隔断设计,2021年
[22]周宁县浦源镇浦源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2020年
[23]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小嶝、山头、北门社区)乡村振兴规划编制(2020-2035),2020年
[24]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厚美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2020年
[25]浦源村5条道路景观方案设计,2020年
[26]周宁县咸村镇高际头村保护规划,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