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资料
姓名:彭琳
性别:女
最高学位:硕士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
联系邮箱:466416205@qq.com
主要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设计
教育背景
2002/09-2004/06,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专升本,大学本科、学士
2005/09-2007/12,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代表性成果
1.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图式认知的多尺度分析框架及设计应用——以福清东山村为例,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05)第一作者
2. 基于国际视野下的研究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与实践,建筑与文化,2024(12),第一作者
3. “多元建筑文化”影响下福清传统民居的类型与演变,华中建筑,2024(12),通讯作者
4.社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户外活动的影响研究——以福州市区为例,建筑与文化,2024(01),通讯作者
5. 空间图式理论下的历史街区形态认知及更新研究——以福州永阳古城为例,建筑学报,2023(12),通讯作者
6. 吕宏祥 彭琳.基于老年人行为偏好的户外活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建筑与文化,2020(06),通讯作者
7. 闽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解析——以建瓯郑魏村为例,建筑与文化,2019(05),第一作者
8. 参与式综合社区规划途径下的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模式,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6),第一作者
9. 参与式综合社区规划途径下的村庄规划办法探索——以漳州市长泰县高濑村为例,小城镇建设,2016,330(12),第一作者
10. 传统聚落基础设施“绿色”改造途径研究,中外建筑,2016,188(12),第一作者
11. 基于“专题研究”为导向的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华中建筑,2016,230(7),第一作者
12. 福清玉屏街道社区整合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2010(11),第一作者
科研项目
1.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FJ2025B065、社区营造视角下闽台共建乡村的建设模式研究,202506-202606、4万元,在研、主持
2.福建省建设厅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14-K-11-3、南平市域历史文化风貌区评价体系与分级保护规划研究、2014/05—2015/06、1万元、结题、主持
3. 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科研项目、JA15083、基于RS与GIS技术的美丽乡村综合规划设计研究、2015—2017、1.5万元、在研、结题、主持
4.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FJ2015C052、福建省历史建筑的抢救性保护及其活化利用研究、2016-2018、1.5万元、在研、结题、参与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51578155、《营造法式》大木结构研究、2016-2019、72.8万元、在研、参与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51778145、闽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设计智慧图解与当代应用研究、2018-2021、51万元、在研、参与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5180812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NA)的老社区结构模型构建与修补方法研究——以福州为例、2019—2021、24.72万元、在研、参与
获奖情况
1. 2018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 2013年、2015年、2016、2018、2019、2024年连续六年获得住建部教学创新实验竞赛优秀奖;
3. 2015年、2016年、2017、2018、2019年先后五次指导大学生获得住建部城市设计竞赛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五项、一等奖一项;
4. 校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5. 校2014届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6. 2017、2019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乡村规划竞赛优胜奖;
7. 2018年获得“福州大学青年五四奖章”
8. 2018年获得福州大学“阳光奖教金”
9. 2023、2024、2025年,连续三年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三项,并连续两年获最佳指导老师奖